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7期
编号:12947620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总结本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因以及调治手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分析9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病因以及治疗后转归特点。结果 92例患者中, 以Ⅲ期最多, 占65.22%, 基础疾病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肾脏功能损害为主, 分别占31.52%和15.22%;患者中有12例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此外有39.13%的患者为药物搭配使用不合理;经积极治疗后84例患者血压均完全达标, 其余8例患者有2例转院, 6例患者在本院其他科室中给予手术或透析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顽固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和诱因较多, 在治疗时给予多重筛查, 个体化治疗, 可稳定其血压。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病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clinical pathogen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f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92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ong with further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ogeny and prognosis characteristic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tage Ⅲ case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92 cases as 65.22%. Main underlying diseases included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ve renal function damage, accounting for 31.52% and 15.2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pseudo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long with 39.13% of them having unreasonable drug application. After positive treatment, there were 84 patients with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Among the other 8 cases, there were 2 transferred cases and 6 healed cases after receiving surgery or dialysis therapy in other departments. Conclusion Due to various pathogeny and inducements in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mplement of multiple screening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can stabilize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Key words】 Resistant hypertens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urative effect; Pathogeny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 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同时也有一定低龄化趋势[1]。一般而言, 本病的调控并不难, 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 有3%~5%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临床中把这一类患者归类于顽固性高血压[2]。本病最大特点为应用三种足量的降压药后其血压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3]。目前国内外对于本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均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不同的地域可能有不同的特点[4], 为此作者对2011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9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分析其难治的原因,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92例, 其中男50例(54.35%), 女42例(45.65%), 患者年龄最小18岁, 最大83岁, 平均年龄(53.5±10.3)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参考1997年美国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中规定的诊断标准。

    1. 2 服用降压药物 患者治疗时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其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下述几种药物综合治疗: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替米沙坦、波依定、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双氢克尿噻、普奈洛尔、安体舒通、阿米洛利、哌唑嗪等。

    1. 3 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病因以及治疗后转归特点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血压分型和基础疾病 92例患者中, 根据其血压严重程度, 将其分为Ⅰ期患者4例(4.35%), Ⅱ期患者28例(30.43%), Ⅲ期患者60例(65.22%);92例患者中有30例(32.61%)患者长期吸烟, 有23例(25.00%)患者有饮酒习惯, 此外基础疾病中, 有29例(31.52%)有高血压性心脏病, 14例(15.22%)合并有肾脏功能损害, 此外还有糖尿病患者16例(17.39%), 10例(10.87%)合并有脑卒中。

    2. 2 患者降压失效原因 患者降压失效原因分析, 其中36例(39.13%)为药物搭配使用不合理;8例(8.70%)为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5例(5.43%)为嗜铬细胞瘤, 2例(2.17%)为慢性肾炎, 1例(1.09%)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2例(13.04%)患者经检查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6例(6.52%)为盐摄入过多;4例(4.35%)为不按时服药。此外过量饮酒、吸烟、焦虑、自我压力大、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等也是降压失效的原因。, 百拇医药(李坚)
1 2下一页